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与社区服务记录卡填写指南
在高中阶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是学生们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了记录这些宝贵的经历,学校通常会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和社区服务记录卡,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填写这两份表格,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记录并总结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
一、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填写指南
1. 活动名称:
- 清晰、准确地填写活动名称,如“环保宣传”、“敬老院慰问”等。
- 示例:环保宣传周活动。
2. 活动时间:
- 填写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日期及具体时间。
- 示例:2023年4月15日(周六)上午9:00-11:30。
3. 活动地点:
- 详细描述活动地点,包括具体地址和周边环境。
- 示例:XX社区广场、XX敬老院。
4. 参与人员:
- 列出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可选)。
- 示例:张三(138xxxx5678)、李四(139xxxx5678)。
5. 活动目的:
- 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体现活动的核心价值。
- 示例: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6. 活动内容:
- 详细记录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任务分配、活动流程等。
- 示例: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清理社区垃圾、与居民交流等。
7. 个人职责:
- 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 示例:负责发放宣传资料,并解答居民疑问。
8. 活动成果:
- 总结活动的成果和效果,包括达成的目标、获得的反馈等。
- 示例: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份,回收垃圾20袋,得到居民积极反馈。
9. 个人收获:
- 反思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个人成长和收获。
- 示例:提高了沟通能力,增强了环保意识,学会了团队合作。
10. 指导老师和家长评价:
- 请指导老师和家长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可选)。
- 示例:张三家长评价:“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变得更加懂事了,学会了关心他人。”
二、社区服务记录卡填写指南
1. 服务对象:
- 描述服务的主要对象,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
- 示例:社区孤寡老人。
2. 服务时间:
- 填写服务开始和结束的日期及具体时间。
- 示例:2023年5月1日(周一)下午2:00-4:30。
3. 服务地点:
- 详细描述服务地点,包括具体地址和周边环境。
- 示例:XX社区活动室、XX敬老院。
4. 服务内容:
- 详细记录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提供的帮助、进行的活动等。
- 示例:陪伴老人聊天、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等。
5. 个人感受:
- 描述自己在服务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 示例:通过陪伴老人聊天,感受到了他们的孤独与渴望关爱,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6. 服务对象反馈:
- 记录服务对象的反馈和感谢信(可选)。
- 示例:老人表示非常感动,感谢我的陪伴和关心。
7. 社区负责人评价:
- 请社区负责人对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可选)。
- 示例:该同学服务态度非常好,为社区老人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三、填写注意事项与建议
1、真实性:确保填写的信息真实可靠,避免夸大或虚构。
2、详细性:尽量详细描述活动内容和个人感受,使记录更加生动具体。
3、逻辑性要条理清晰,逻辑连贯,便于查阅和理解。
4、及时性:活动结束后及时填写表格,避免遗忘重要细节。
5、规范性:按照表格要求填写各项内容,注意格式和字迹的规范性。
6、反思性:在“个人收获”和“个人感受”部分,多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升自我认知。
7、合作性:鼓励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并在表格中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个人职责”部分,可以描述自己如何与队友协作完成任务,在“服务对象反馈”和“社区负责人评价”部分,可以体现团队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成果。“通过与队友的密切配合,我们成功完成了所有任务并获得了老人的高度赞扬。”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和价值,在“活动成果”部分也可以加入团队合作带来的具体成果和效果描述:“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共完成了50份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这样的描述有助于全面展示活动的成功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描述自己的贡献时要实事求是避免过度自夸或谦虚过度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填写这些表格时不仅要关注表面的形式和内容更要注重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即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学到了什么成长了什么以及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因此请认真总结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并努力将其转化为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