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父母的诗词赏析,情深意切,千古传颂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诗词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无数儿女对父母的深情厚谊,每当念及双亲,诗人墨客们总以笔墨寄托哀思,抒发对父母的怀念与敬仰,本文将以几首经典诗词为例,赏析其中蕴含的追思父母的深情厚意。
一、《游子吟》孟郊
诗词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前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直接描绘了母爱的细腻与温暖,母亲手中的线,一针一线都寄托着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后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则进一步展现了母亲对儿子归期的担忧与期盼,全诗以“寸草心”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心,而“三春晖”则比喻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母子之情,令人读之动容。
二、《悼亡诗》潘岳(西晋)
诗词原文: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永息矣,而我谁与归? 抚空如抚琴,微音其若斯!
赏析:
《悼亡诗》是西晋文学家潘岳悼念亡妻的作品,全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开篇“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便以时间的流逝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之子永息矣,而我谁与归?”直接表达了失去妻子的孤独与无助,抚空如抚琴,微音其若斯”以抚琴喻思念之情,表达了内心的哀痛与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深情无限,令人读之泪下。
三、《祭父文》韩愈(唐)
诗词原文: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赏析:
韩愈的《祭父文》是一篇悼念父亲的祭文,全文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开篇“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直接点明父母生育抚养之恩,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父母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则表达了子女对父母恩德的感激与报答之情,整篇祭文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读之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四、《岁暮到家》蒋士铨(清)
诗词原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赏析:
《岁暮到家》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一首佳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情厚爱,开篇“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尽的关爱与期盼子女归家的喜悦心情,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则通过细节描绘了母亲为子女缝制寒衣和书写家信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母爱的细腻与伟大,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则通过见面时的情景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疼爱与关切之情,全诗情感真挚动人,令人读之深受感动。
五、《思母》江淹(南北朝)
诗词原文:
慈如河阳冬,暖似阳春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思母》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江淹的一首悼念母亲的诗作,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慈如河阳冬”和“暖似阳春月”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谁言寸草心”则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报得三春晖”则进一步强调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以及子女难以报答的恩情,全诗情感真挚深沉且富有哲理意味令人读之回味无穷。